蓝特光学:微棱镜产品于2023年6月正式量产,产能与良率水平符合公司规划预期
金融界7月26日消息,蓝特光学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因终端产品的需求受新品发布等因素的影响,光学元件的前期备货一定程度上与预期的终端需求相匹配。同时,考虑到安全库存、下游厂家也可能会在四季度进行提前采购备货,因此公司生产可能面临季节性波动。公司微棱镜产品于2023年6月正式量产,目前已启动新一轮的量产爬坡,产能与良率水平符合公司规划预期。此外,公司的玻璃晶圆产品掌握的高精度中大尺寸超薄晶圆加工技术,能够加工4至12英寸的各类晶圆产品,而且公司的玻璃非球面透镜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领域、光通讯领域及其他成像领域,在维护延续原有业务的同时,公司始终秉承“技术拓市场”,积极开拓玻璃非球面透镜产品新的增长空间。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蓝特光学接待17家机构调研,包括国金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等
2024年7月26日,蓝特光学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7月26日接待国金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信达证券、国盛资管等17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蓝特光学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会秘书郑斌杰。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行政楼一楼会议室、线上交流。
据了解,蓝特光学公司董事会秘书郑斌杰先生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投资者的提问。公司业绩的季节性波动主要是由于终端产品需求受新品发布等因素影响,以及一季度国内供应链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公司正积极开拓产品线,与更广泛的下游客户展开合作,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业绩回报。公司的微棱镜产品于2023年6月正式量产,产能与良率水平符合公司规划预期,可以有效匹配下游需求。
据了解,蓝特光学公司的玻璃晶圆产品主要分为显示玻璃晶圆、衬底玻璃晶圆和深加工玻璃晶圆三类,公司掌握的高精度中大尺寸超薄晶圆加工技术,能够加工4至12英寸的各类晶圆产品。公司紧密结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力求充分利用现有产能,为下游市场的爆发做好相关储备。公司的玻璃非球面透镜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领域、光通讯领域及其他成像领域,受益于汽车智能驾驶等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下游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据了解,蓝特光学公司对中长期的成长性保持关注并进行主动技术储备,寻求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分享行业红利的机会。公司认为,手机端高解析力的摄像模组对于镜头组的成像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玻璃非球面透镜与此前的塑料镜片相比更具优势,玻塑混合镜头设计方案有望成为未来手机镜头的风向标。此外,AI大模型的热门进一步赋能AR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各大厂商有望推出更多具有实用性的消费级AR产品,对于AR成像/传感系统中的光波导片、棱镜、透镜可能形成一定的需求。
调研详情如下:
一、董事会秘书郑斌杰先生作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二、回答投资者提问
问题1:从公司过往业绩来看,各季度的业绩情况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公司是否计划采取措施予以平衡?
答:因终端产品(尤其是消费电子类产品)的需求受新品发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相应光学元件的前期备货一定程度上与预期的终端需求相匹配;同时,一季度国内供应链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通常产销量水平略低,考虑到安全库存、下游厂家亦可能会在四季度进行提前采购备货——故公司生产可能面临季节性波动。
公司目前正积极开拓产品线、与更广泛的下游客户展开接洽合作,开发包括“应用于国产手机的微棱镜产品”在内的其他合作项目,争取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寻求“峰谷填补、力求峰线运营”,为广大投资者实现更好的业绩回报。
问题2:目前公司微棱镜产品量产情况如何?
答:公司微棱镜产品于2023年6月正式量产,公司凭借大规模生产组织能力与高标准质量管控能力实现了产能与良率的快速爬坡,达成了快速放量的消费级量产。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今年微棱镜产品的应用和需求更为成熟——目前公司已启动新一轮的量产爬坡,产能与良率水平符合公司规划预期,可以有效匹配下游需求。
问题3:公司目前玻璃晶圆产能情况如何?
答:从产品类型上来看,公司玻璃晶圆产品主要分为显示玻璃晶圆、衬底玻璃晶圆和深加工玻璃晶圆三类;从产品规格上来看,公司掌握的高精度中大尺寸超薄晶圆加工技术,能够加工4至12英寸的各类晶圆产品,表面平整度、表面粗糙度等指标均达到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精度标准。
目前,公司紧密结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不同规格的玻璃晶圆产成品具有不同的加工工序,无法合理确定产能情况。公司通过坚持加深与客户的合作深度、保持对下游市场的积极研判,力求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并合理配置资源,为下游市场的爆发做好相关储备。
问题4:公司玻璃非球面透镜业务的下游需求情况相较于上年是否有所更新?
答:公司玻璃非球面透镜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领域、光通讯领域及其他成像领域。受益于汽车智能驾驶等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除车载高清摄像头外,下游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进一步增长;此外,AI算力快速发展亦驱动高速光模块下游需求增长。在维护延续原有业务的同时,公司始终秉承“技术拓市场”,积极开拓玻璃非球面透镜产品新的增长空间。
问题5:能否为投资者展望一下,中长期来看,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在哪些业务板块?
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阶段的市场环境是错综复杂的,行业与宏观形势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很难去定义未来具体的增长点。结合市场需求来看,手机端高解析力的摄像模组对于镜头组的成像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玻璃非球面透镜与此前的塑料镜片相比更具优势,玻塑混合镜头设计方案有望成为未来手机镜头的风向标;AI大模型的热门进一步赋能AR产业快速发展,未来几年各大厂商有望推出更多具有实用性的消费级AR产品,对于AR成像/传感系统中的光波导片、棱镜、透镜可能形成一定的需求。公司始终对上述市场前沿需求保持关注并进行主动技术储备,寻求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分享行业红利的机会。
更多近期调研情况及重复性问题,也可查阅公司于上证E互动平台“上市公司发布”栏目刊载的各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本文源自金融界
相关问答
太阳是液体的吗?
对流层上面就是太阳的大气层了。太阳大气层以光球层为界,这是一层不透明气体薄层,约有500公里厚,把太阳内外隔开,所有的可见光到了这一层才迸发出来。因此...太...
r136a1质量比部分黑洞还要大,为什么强大的引力没能阻止光的逃逸?
R136A1质量比部分黑洞还要大,为什么强大的引力没能阻止光的逃逸?R136A1是迄今为止观测到最大直径中排名第二的恒星,仅次于盾牌座UY,但其拥有高达265倍太阳质...
星球体积是否有临界点,一定体积以上必须是恒星吗?
现在人类发现的最大恒星为大麦哲伦云/蜘蛛星云/R136超星团中的R136a1,是太阳质量的265倍,亮度约太阳的800万倍,距离我们16万光年。这种巨大的恒星的演化也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