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讯
HOME
光通讯
正文内容
光通讯行业过剩 深度解析:中国光通信产业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 : 2025-05-10
作者 : 小编
访问数量 : 23
扫码分享至微信

深度解析:中国光通信产业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这个标题,是昨日举行的2021中国光网络大会上,行业著名专家毛谦老师的主题演讲题目,是对光通信行业的权威解读。

毛谦从中国光通信产业的起源讲起,1982年建设的“武汉八二工程”,是国内第一个实用化的光纤通信系统,传输速率8.448Mbit/s,全长13.3km。历经40年发展,中国光通信产业已经在全球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光纤铺设总长度24亿芯公里,占据全球48%;光纤接入用户4.63亿,占据全球42%,百兆用户超过4.5亿,占比90.4%,千兆用户超过800万。

从产值来看,光通信产业整体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其中光纤光缆产值约470亿元,光器件产值约260亿元,光设备产值约760亿元。对于光通信产业链的三大板块,毛谦分别进行了全面解析。

光纤光缆:陷入困境,寻求突破

中国拥有150多家光纤光缆企业,规上企业40家,龙头企业5家。光纤产能近4亿芯公里,光缆产能折合3.5亿芯公里。长飞、亨通、烽火、中天、富通5家龙头企业,占据全球份额40%。其中具有光棒生产能力的企业20多家,规划光棒产能超过2万吨,折合光纤6.6亿芯公里,超过全球5亿芯公里的总需求量。

产能的快速增长,加上近年来需求不振,导致光纤价格迅速跳水,从2018年的65元/芯公里,跳水到2020年的20元/芯公里,甚至低至18元的破成本价。目前光纤价格尚无回升趋势,量价齐降的局面已经让行业失去了往日风采,没有利润空间甚至巨亏的情况下,产品质量有否保证成了突出问题,对光传输网将带来不利影响。

用C114此前的报道来说,光纤光缆行业已经严重“内卷”。报告给出的数据与C114此前的统计类似,2020年多数光纤光缆企业的光通信业务营收出现同比下滑,仅有2家实现了同比增长。而从业务毛利率看,仅有1家实现微增,且是建立在较低的毛利率水平之上,微增后也只是排名倒数第二。

毛谦指出,面对这种情况,光纤光缆企业都在努力“御寒”,一些能力较强的企业,转型船用光纤、保偏光纤、抗辐射光纤、耐高温光纤、医用光纤等高价值的特种光纤,以及开发一些新品种,例如多芯光纤。再就是引入智能化生产,打造无人车间,降低成本。此外,部分光纤光缆企业开始向光器件、光模块、宽带接入、光传感、量子通信等领域进军,向多元化发展。

光器件:四面受敌,建议重组

中国拥有大量的光器件企业,但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自主研发和投入实力比较弱,产品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中低端,以封装业务为主,所以普遍收入都不太高。光器件最主要的成本是芯片,芯片占成本的66%,其中光芯片占51%,这是技术制高点。国内的芯片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高端光电芯片基本依赖进口。

从企业来看,中国已有4家光器件企业的规模冲进全球TOP10,光迅科技、旭创科技、海信宽带和昂纳光通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2%。这是不小的进步,但相比起来,美国博通公司一家,就占据11.24%的份额。

毛谦指出,光器件企业面临多重困难形势,一是国外光器件巨头强强合并,占据高端市场;二是光纤光缆企业为了御寒,也涉足光模块;三是光设备企业也在做光模块。实力不强的光器件企业,受到四面围攻。而且光器件企业缺乏原创性的创新,做得好一点就容易接到国外的律师函。

最后是工艺问题,以及到根本上的人才问题。光器件制造除了技术突破,工艺也是核心竞争力,国内培养工艺人才方面比较欠缺,且流动频繁,对企业构成了很大挑战。毛谦认为,光器件行业应该完善产业布局,进行产业重组,集中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扩大产业规模和实力。

光设备:很强大,存短板

相比光纤光缆和光器件,中国光设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很强。光传输设备企业约200家,规模以上120家,其中华为、中兴、烽火分别以24.6%、13.5%、6.5%的份额,居于全球光网络市场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五名,三家总市场份额接近全球市场一半。

不仅规模大,而且实力强,中国光传输设备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以及产品的技术水平、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都是国际一流的存在。同时,作为光通信系统的关键单元,光传输设备行业进入门槛正在不断提高,市场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靠拢,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将日益增大。

光设备行业面临的挑战,在于存在很多短板。例如仿真工具还依赖国外;SMT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也依赖国外;测试仪表基本上依赖进口,连高端的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也要进口。更核心的问题是ASIC芯片,主流厂商虽然都有自己的芯片设计部门,但流片还是依靠国外。即使是设计环节本身,设计环境比如设计工具软件、高端工作站、操作系统等也基本依赖国外。

全国一盘棋,做强光通信产业

对光通信产业的未来,毛谦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是产业发展不是某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关系到通信网络安全的问题,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全国一盘棋,合理布局、分工协作,集体攻关,完善强化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二是不要一窝蜂挤在一起投资,造成产能过剩,反过来影响产业发展。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也是快速做大做强的一种途径。

二是重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ICT技术,加快通信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这是中国光通信产业发展的新契机,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四是重视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百年大计。

“目前光通信产业面临一些困难,但我相信会在困难中开始新发展。”毛谦表示。(C114 刘定洲)

野蛮式增长:中国将引领全球光模块市场 撕掉“大而不强”标签

C114讯 4月7日消息(水易)2020年初,知名光通信市场调研机构LightCounting发布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光模块供应商将在2020年主导全球市场,市场占比将超过50%。同时,这一年将首次出现5家中国厂商同时进入全球前十,分别是旭创、海信、光迅、华工正源和新易盛,而2010年只有一家。此外,旭创可能会在2020年占据第一的位置,就此终结Finisar的“连冠”记录。

不过,大概率,LightCounting在发布这份市场报告时,并没有预测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随后,该机构更新了2020年市场预期,并表示虽然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免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疫情过后光通信产业仍会迎来强劲复苏。

因而,在笔者看来,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LightCounting对中国厂商将主导光模块市场的判断仍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野蛮增长”,逐步引领光模块市场

作为光通信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占据了光系统成本大约60%~70%,光通信器件行业一直有很厚的技术壁垒,长期以来一直被美日企业垄断。在中国光网络的发展初期,被海外厂商赚取了大把利润,在当时 中国厂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肉。

不过,过去20年,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为了实现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目标,美日供应商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而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2001-2003年,用于电信业的光器件需求急剧下降,造成供需关系反转,价格暴跌,进一步加速了迁移进程。随后不久,中国的本地企业很快就从西方公司那里学习并开始复制光通信器件的制造,从这一刻起,中国的光器件行业进入了野蛮生长阶段。

根据《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2018-2020年)》(以下简称《路线图》)的定义,光通信器件按照其物理形态的不同,可分为芯片、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光模块与子系统这四大类。其中,有源光收发模块的产值在光通信器件中占据最大份额,约为65%,中国的大多数厂商的业务也集中于此。但是在发展初期,中国厂商的切入点一般以技术成熟,门槛不高的中低端产品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整个市场的利润大头仍由海外的头部企业获得。

不过,经过数年的发展,产业合作的加速,同时随着高、中、低端光模块封装技术壁垒逐渐消失,国内厂商取得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头部的光模块厂商,在维持中低端产品线持续发展的同时,逐步向高端产品线迁移,例如新易盛近期拟在资本市场募资16.5亿,加码高速光模块产线。

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厂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具备海外企业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而为了应对巨大的成本压力和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美日企业开始进行频繁的并购整合,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降低研发、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前有行业老二Lumentum收购行业老三Ocalro,后有龙头Finisar也决定卖身无源器件龙头II-VI,一时轰动整个光通信产业链。

美日企业的抱团取暖,并没有打乱中国厂商的发展节奏,反而在步步紧逼下,突出重围。2010年,中国光模块供应商的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到2018年增长至30亿美元,再到2020年将开始引领全球光模块市场。

居安思危,仍需 撕掉“大而不强”标签

不过,我们也应该思考,Lumentum在收购Ocalro之后,卖掉了部分光模块生产线,专注于技术壁垒更高,利润更可观的光芯片研发和制造。这是为什么?说明海外厂商看到了,光模块的利润空间正在压缩,同时由于这一市场长尾竞争者众多,单一企业很难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Omdia(原Ovum)曾指出,在这个每年不到百亿美元的市场,这些供应商是过剩的。可以说当前光模块行业俨然是一片红海,附加价值也逐渐消退。

因而,取得引领全球光模块市场这一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顾好眼前的同时要兼顾长远的发展。《路线图》指出 ,尽管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优质系统设备商,但我国光通信器件行业在全球所占份额与现有资源并不匹配,特别是在中高速光芯片领域,国产化率不足10%,难以与美日企业抗衡,仍处于追赶阶段。

与此同时,当前硅光子代表未来的先进技术,自提出以来,以其低功耗、高速率、结构紧凑等突出优势,被认为将解决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功耗、速率、体积等方面的瓶颈。网络设备提供商看到了这一发展前景,或自研或并购,仅思科一家就前后进行了三次硅光领域的并购,将Lightwire、Luxtera、Acacia收入囊中,诺基亚也在近期收购Elenion。此外,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国内的光模块厂商或将面临无硅光子芯片可买的窘境。

所以,对于国内光器件厂商而言,在且顾当下做好光模块业务的同时,提前布局并发力更为核心的光芯片领域显得尤为重要,避免重走光模块发展时期的老路,从而撕掉“大而不强”标签。

国内头部的光通信企业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光迅作为国内光通信器件产业中拥有最完整解决方案能力的厂商,早有布局。华工科技也在近日表示10G光芯片已批量出货,同时25G光芯片中接收芯片已批量,发射芯片正在进行测试评估,并向华工正源供货。光库科技也在近期拟募资7.1亿元,用于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同时也收购了Lumentum的相关产品线

作为光系统设备份额全球领先的华为,在被美国商务部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以来,在原先的基础上持续加码光芯片领域,不仅扩建武汉光谷的海思光芯片工厂,同时在英国设立了光芯片研发基地。此外,我们也能看到,光纤光缆厂商也在向该产业链延伸,与英国硅光公司洛克利成立合资公司,并获得多项硅光芯片技术许可,400G数通硅光模块也在OFC期间上线。

当然,仅靠这些企业还不足以让我们撕掉标签,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共同为完善产业链做贡献,从而实现供应链安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产业技术基础仍较为薄弱,虽然光通信器件的产业发展方向基本明确,但高强度的研发投资存在很大风险,因而在国家政策层面,也应该获得更多的支持,支撑企业把握当前从量变转向质变的时机。

相关问答

通信工程专业过剩了吗?

没有。通信工程专业就业面也分为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由于专业涉及不少计算机知识,以及互联网行业和通信领域日益深度融合,软件方面比以往拥有更宽阔的就业空间...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属什么行业-懂得

制造业重在质,过剩是因为没有质,只要量,现在一窝蜂的转往通讯行业,不用很长时间通讯行业也会过剩的。按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属于制造业...

看似“落后”的28纳米工艺怎么突然又火了?

28nm工艺仍属于成熟先进的芯片制程技术,不会落伍和被淘汰。相比于IBM研发的2nm芯片,台积电、三星的3nm、5nm工艺芯片,28nm芯片制程工艺适用性更强、应用面更...

为什么现在有人说手机性能过剩?

你好,感谢邀请,说到手机性能过剩这个问题,大家就首先就得了解什么是手机性能,简单直白的来说,好用的手机首先得拥有好的配置,这是前提条件。当然手机系统、...一...

什么是产能过剩“?-188****0080的回答-懂得

一般认为,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即为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对于什么是过剩,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也有...

芯片概念股逆袭,未来2-3年行业复合增速将达30%,后市如何操作?

芯片概念走强受益于国产替代。有分析称未来2-3年行业复合增速将达30%,从国产替代决心看,这个我相信。但是芯片板块去年就爆炒过了,今年要想再度爆炒难度较大...

叶落归根,真有那么多人留恋吗?

都在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都在践行为祖国争光的实际行动。当有朝一日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也会给家乡故土做出贡献。身在异国他乡,和平的时候这种思想会让繁琐的...

服装纺织行业前景好吗?

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2021年以来,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国内外市场复苏向好支撑下,纺织行业景气度和产能利用水平均持续稳步向好。2021年第四季度,我国...

蔚来上海工厂被特斯拉截胡,年亏近百亿的蔚来还有未来吗?

要说蔚莱的未来,还是有的亏损是很正常的事,在没有多年的技术储备,通过挖人,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电控、电机、电池,快速取得了现在的发展,可见蔚莱挖来的...其中...

半年血亏近千亿,累计负债接近6万亿,中国高铁还有希望吗?

高铁宏观价值的重要性越来越在战略层面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拉动经济增长,一业兴百业旺!建筑建材、钢铁能源、轻工电器全部拉动;二是:带动地方...

 郎溪县委书记邵建华  喀山红宝石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上海羊羽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