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美丽的威胁
在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夜晚,偶尔可以看到几条光带横跨天空,把黑暗的夜空照得一片光亮,这种壮丽动人的景象就是极光。极光是人们能看到的最美丽、最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也是太阳风暴期间在地面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日地空间现象。极光越壮观,往往标志着太阳爆发越剧烈。
极光是一种神秘的天象,自古以来为人所瞩目。许多世纪以来,不同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极光记载和传说。
“触龙”下凡 (源自www.dekowizja.pl)
人们所知最早的极光记录于公元前2600年。在我国古书《河图稽命征》中说道:“附宝(黄帝的母亲)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黄帝轩辕于青邱。”在先秦古书《山海经》中提到,极光是一位名叫“触龙”的神仙,形貌如一条红色的蛇:“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钟山之神也”。
“极光”这一术语来源于拉丁文“伊欧斯”这个词。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太阳神和月亮女神的姐姐。“极光”这一名称却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织架女神“奥罗拉”(Aurora), 她掌管极光,代表旭日东升前的黎明。那么,如此美丽迷人的光辉是如何发出的呢?
极光女神“厄俄斯”(但丁·加布里尔·罗塞蒂画)
极光是怎么产生的?
极光这一天象之谜,直到最近这些年才逐渐有了合理的解释。其实,这还要从这些光能的来源——太阳说起。从太阳上喷发出来的大量带电粒子,以每秒几百公里的速度吹向行星际空间,形成太阳风。到达地球附近的粒子不断撞击地球磁场,并环绕地球流动。在太阳风的吹动下,地球磁场不再是对称的,已经变成某种“流线型”。由于与行星际磁场的相互作用,变形的地球磁场的两极外各形成一个磁力线集中的“漏斗区”。当磁层出现扰动时,磁尾的带电粒子被加速,沿磁力线运动,如流水般顺着漏斗边缘倒入“漏斗区”,并撞击高层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原子,使后者被激发——退激而发光,于是便产生了这种“鬼怪之光”。
粒子沉降在两极漏斗区(作者自画)
当太阳风暴发生时,磁层扰动变得剧烈起来,发生地磁暴。这时,就会激发出更多种颜色的单色光。这些光混合在一起,便出现了五颜六色、奇异壮观的极光,就像五彩的霓虹灯一样。
极光的产生(作者自画)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说极光活动就像地球磁层活动的实况电视画面。地球磁层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球的两极地区。沉降粒子为电视机的电子束,地球磁场为电子束导向磁场,地球极区大气为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住在南北两极地区的人们每天都可以收看到这天然的巨幅电视。
电子束打击荧光屏发光(源自百度图片)
极光与太阳风暴
极光是迷人的。然而,在这美丽极光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威胁。实际上,极光的出现,伴随着的是大量带电粒子涌入地球的大气层。极光越壮观,往往意味着太阳风暴越厉害。
在地磁平静时期,地球两个“漏斗区”沉降的粒子比较少,出现的极光也比较平淡无奇。如果我们乘坐宇宙飞船,跨越地球的南北极上空,从遥远的太空向地球望去,就会见到围绕地球磁极存在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这个环就叫做“极光卵”,大约在南北纬67度附近。来自磁尾的沉降粒子大部分沉降在午夜侧,因而处在午夜部分的极光卵显得最宽最明亮。极光最经常出现的地方就是在这两个卵状区域内,分别称作北极光区和南极光区。
平静时的极光卵(源自美国SWPC网站)
平常能见到的大多数极光是绿色的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弧,或者是有弯扭褶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
南极上空的绿色极光带(张建松摄)
国际空间站上拍到的犹如长蛇状的北极光弧(源自:NASA / SPL/ BARCROFT MEDIA LTD)
极光卵所包围的内部区域是极盖区,也就是最接近并包围南北极点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极光出现的机会反而要比纬度较低的极光区来得少。也就是说在南北极的核心地区,反而不容易观看到极光。
太阳风暴期间,会有数量更大的源自太阳的太阳风带电粒子涌入到地球磁尾中。倒进地球“漏斗区”的粒子涓涓细流,这时候变成了奔泻而下的粒子洪水。大量的不同能级的带电粒子冲入地球的大气层中,与更多的大气成分如氮、氖、氦等分子或原子撞击,产生各种各样的极光。此时,南北极光卵会向低纬方向伸展,在许多以往看不到极光的地区,也能有幸看到美丽的极光。
太阳风暴时的极光卵(图片截自影片Discovery.Naked.Science.Solar.Storm)
不同种类的带电粒子与各种各样的气体分子和原子冲撞,就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导致极光颜色的多样。比如,带电粒子同氧原子碰撞就会激发出绿色或者红色的光。巨量的粒子冲撞发生在广袤的地球大气层空间中,会导致极光形态的多样,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
北欧拉普兰德上空射线状的灿烂极光芒(源自https://ecophiles.com/)
冰岛艾雅法拉火山上空的极光幔(源自美国MSNBC网站)
阿拉斯加上空的蓝色极光片(源自www.mimski.com/)
1859年8、9月间,爆发了历史上最厉害的太阳风暴——卡林顿事件。在这期间,北美洲、欧洲、亚洲、澳大利亚部分地区都观测到了极光。在美国落基山脉,极光的亮度足以让人看清常见的字体,一些人坚持认为这是日光,并且开始准备早餐。”在纽约市,数千人跑到大街上或屋顶上观看他们多年从未见过的绚丽天空,纽约时报说:“人一辈子中仅能见到一次或两次这样的极光。”地处北纬23度的古巴哈瓦那的人们看到那晚天空鲜血般红,像被大火映红一样。
美国阿卡迪亚国家公园上空的红色极光(Michael Melford摄)
极光的背后
极光虽美,也只是太阳风暴的副产品,它带来的危害更值得我们关注。越绚烂的极光对应着越强烈的地磁暴,从而会导致长距离输电线路中产生强力电流,容易使整个电网范围内的变压器同时发生故障,使电力传输线受到严重干扰,从而导致某些地区暂时失去电力供应。1989年的强极光出现在加拿大魁北克上空,伴随而来的地磁暴便使魁北克全省的供电系统瘫痪,600万加拿大人长达9小时无电可用。
1989年魁北克大停电(截自影片Discovery.Naked.Science.Solar.Storm)
大量带电粒子轰击地球大气,会影响电离层反射短波无线电的能力,使短波通讯受到干扰或中断。另外,带电粒子的轰击加热了地球高层大气,使得大气膨胀,增加了卫星的空气阻力,使卫星的高度降低,缩短了卫星的寿命。了解极光,对于了解地球外层空间结构、掌握空间天气、减少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保障飞行器在外层空间的安全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彩蛋——看极光的好地方、好时间
从极光的产生原理,可以看出看极光的好地方不在极区,而在极光卵区域。例如以阿拉斯加、北加拿大、西伯利亚、格陵兰、冰岛南端与挪威北海岸为主的北极光区;在南极洲附近的南极光区。其中,阿拉斯加的费尔班更赢得“北极光首都”的美称。
费尔班上空的彩色极光(Jim Henderson摄)
我国最北端的漠河,地处北纬53度,但由于磁纬只有40多度,只有在发生比较强烈的地磁暴时,才能有幸观察到极光。
漠河上空的极光(黄桂林摄)
现在我们知道了地磁暴期间极光出现的可能性较大,那么如何提前知道地磁暴的时间呢?根据中科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的预报经验,地磁暴主要是由日冕物质抛射或冕洞高速流引起的。而日冕物质抛射到达地球的时间需要1-3天,冕洞高速流往往有27天的重现性周期,因此根据上述时间就能简单地预判地磁暴的出现时间。
简单一点,可以访问www.sepc.ac.cn网站提前查看未来三天地磁活动的预报状况,以便尽早安排自己的极光旅程!
震撼人心的极光是如何产生的呢?
如果只是简单以肉眼抬头观测我们的太阳,那么在历史的长河种它发出的光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太阳总是持续、稳定地输出能量。(不过实际生活种不要用肉眼看太阳,对眼睛有害!)但是,如果我们借助望远镜观察太阳的电磁波谱,会发现太阳的本质是一个移动的、动态的等离子球,它并不稳定。这种有规律的起伏变动导致了空间天气。
我们几乎是看不到空间天气的,除了极光——一种自然界最令人惊叹的景象。当来自太阳的能量物质猛烈撞击地球磁场时,就会产生极光,即在南北纬地区看到的闪烁的、移动的色带,也被称为南北光。
这张加拿大上空的北极光照片是由国际空间站上的一名宇航员在2017年9月拍摄的。图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事实上,两个因素会引发极光,并且这两个因素都是由太阳引起的。第一是太阳耀斑,太阳表面高度活跃的区域产生更多的太阳耀斑,这些耀斑是太阳亮度的突然局部增加。通常情况下,太阳耀斑伴随着日冕物质抛射(CME)。
日冕物质抛射是将物质和电磁辐射发射到太空的过程。这种被磁化的等离子体主要是质子和电子。CME喷射通常只是分散到空间中,但并不总是如此。如果它的目标是地球的方向,那么我们极有可能看到更多的极光。
第二是太阳表面的日冕洞。日冕洞是太阳表面的一个区域,它比周围的区域更冷,密度更小。日冕洞是来自太阳的快速流动的物质流。
无论是来自充满太阳耀斑的活跃区域,还是来自日冕洞,都会使我们在地球上看到极光。当来自太阳的放电以足够的力量撞击我们自己的磁层中的带电粒子时,两者都能被强迫进入我们的上层大气。当它们到达大气层时,会释放能量,这导致大气中的成分发光。任何目睹过极光的人都会惊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光的变化和闪烁是那么迷人。
极光会出现在极光椭圆内,一般是地球夜晚的时候。这个椭圆区域会被更强的太阳辐射扩大。因此,当太阳表面的活动增加时,通常可以预测会产生更明亮的极光。同时由于极光椭圆的扩大,我们会在南部纬度地区更容易看到极光。
这张照片是新西兰上空的南极光。图片:保罗·斯图尔特,《公共域》,cc1.0通用版。
太阳表面发生的活动可能预示地球上极光的增加。当一个被称为跨赤道日冕洞的特征正对着地球,这就可能意味着强烈的太阳风将向地球袭来。此时,如果你住的地方在合适的经度,晚上向北或向南看,就能看到极光。
当然,极光只是空间天气的一种。它们就像彩虹,漂亮且无害。但空间天气的威力要比极光大得多,产生的影响也比极光大得多。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观测太阳来预测空间天气。
一场足够强大的太阳风暴可以产生一场CME,其强度足以破坏地球上的电力系统、导航系统、通信系统和卫星等。1859年的卡灵顿事件就是这样一个事件。它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太阳风暴之一。
这场风暴发生在1859年9月1日和2日。在它发生之前,太阳黑子巨增,随之天文学家观测到CME耀斑。这场风暴产生的极光最远可以到达加勒比海南部。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较暗的区域,比周围区域温度低。它们在磁场特别强的地方形成。太阳黑子附近的高活性磁场经常导致太阳耀斑。
同样的风暴,在当下—现代科技的世界里,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在2012年,我们差点就要体验这么大的风暴对地球造成的破坏。幸运的是,一对像卡灵顿事件一样强大的日冕物质抛射向地球,但与我们擦肩而过。
自1859年以来,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太阳和太阳风暴的知识。我们现在知道太阳的活动是周期性的。每11年为一个周期,太阳活动从最大值到最小值。其中,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应于太阳黑子活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太阳活动在周期中处于最低值时,大多数日冕物质抛射来自日冕洞。
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台(SDO)和ESA/NASA太阳和日光层观测台(SOHO)是负责研究太阳的空间观测台。SDO关注太阳及其磁场,以及变化如何影响地球上的生命和我们的技术系统。SOHO研究太阳内部的结构和行为,以及太阳风是如何产生的。
有几个网站允许普通人也能查看太阳的活动,并了解空间天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太空天气预报中心有一系列的数据和可视化资料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的情况。
作者: universetoday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相关问答
为什么是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而不是低纬地区出现极光?为什...
[最佳回答]所有科目,语文是基础,请多读几遍题目.因为题中问的是地球上的现象.第一个:太阳风是充斥在星际空间的,被地球磁层和大气挡在外面,所以地球上的现象是...
路虎极光钥匙靠什么感应的?
您好,路虎极光钥匙是通过无线电频率感应系统与车辆进行通信的。它使用被动式无钥匙进入(PKE)技术,当车主靠近车辆时,车辆会自动解锁,车主只需按下启动按钮...
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对此你怎么看?
有时,极光伴有声音的产生,更增加了极光的神秘的色彩。总之,极光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在欣赏其美丽的同时,正确理解其产生的原理也很重要。还有可怕的鬼神之说。...
三雄极光应急照明系统通信故障怎么处理?
如果三雄极光应急照明系统出现通信故障,首先需要检查通信线路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则需要重新连接或更换通信线路。若通信线路正常,则需检查设备的通信设置是否正...
haarp高频极光是什么?
HAARP(HighFrequencyActiveAuroralResearchProgram)是一个研究项目,旨在探索和研究地球上的极光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电离层物理学。HAARP项目使用一...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两极地区的极光B.无线电短波...
[最佳回答]A、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故不符合题意.B、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与太阳活动有关,故不符合题意.C、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故不符合题意.D、煤炭...
华为将俄罗斯合作的Aurora(极光)操作系统是什么?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据外媒报道称,一名俄罗斯通讯部副部长表示,华为将在夏季与通讯部官员展开商谈,探讨使用俄罗斯Aurora(极光)操作系统的可能性。Aurora...
极光出现在大气的哪一层?极光出现在大气的对流层,平流层还是...
[最佳回答]我不知道...哦!!`11又想起来袄...::电离层是地球高层大气被电离的部分,高度约60-1000km.产生电离的过程有两个,即太阳极紫外线及软X射线产生的光...
...两极地区的夜空中出现极光ks5u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_作业帮
[最佳回答]A、太阳活动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不符合题意;B、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故正确;C、太阳活...
...星雨④两极地区“极光”现象强度增强.A.①③B.①②④C_作业帮
[最佳回答]A、①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正确;③狮子座流星雨不属于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①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正确;②...